查看原文
其他

如殇——唱给偏关长城的离歌

2015-06-05 宝妞儿 太原道

利用双休日,我和几位摄友再次到山西偏关采风,探望久违的长城。据资料介绍,偏关县古堡数量之多、规模之大均为全国罕见。时间跨度从战国——西汉——五代北汉——明代。下了朔州高速,我们在朔州到偏关的乡间小路上颠簸前行,苍凉的山脊上已经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,长城的古台和古堡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山巅或者山梁,不容置疑的彰显着他曾经的巍峨和辉煌。沿着长城的起伏,我们一路驶到长城父亲与黄河母亲第一次邂逅相遇的地方——老牛湾。雾霾的天空下,黄河失去了她往日的清澈妩媚,变得灰暗和沉郁,是什么事情令她如此黯然神伤?我不敢询问,只听着黄河水呜咽地流淌——压抑而克制。

一宿短暂的驻足,我们便匆匆离去,沿着长城的足迹艰难行进,继续探访那些未知或者久仰的古台古堡,路途中的披荆斩棘、舟车劳顿、风餐露宿自不必说。一路走来,三里一墩、五里一台、十里一堡,让人叹为观止。草垛山古堡——将军会古堡——滑石涧古堡——黄龙池古堡——水泉镇古堡——内蒙黄家梁古堡——九窑十八洞——老营,都留下我们深浅不一的足迹和悲哀无奈的叹息。最近几十年,长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,反而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。水泉镇古堡极盛时期有25座古庙,由于是交通贸易集散地,当年的香火甚是旺盛。大跃进时,群情躁动的人们把高达3米的铜像推倒,送去炼铜铸铁,更别说庙里的其它金属器物了。到了文化大革命,古庙被当做封建迷信全部铲平或者改为他用。1971年,毛泽东提出:“深挖洞,广积粮”,村民就地取材、因地制宜修建地洞,长城的砖墙被一层层剥离下来,建了地道、猪圈、院墙或者厕所,甚至连夯土打造的长城墙体都被百姓璇成了窑洞或者猪圈。

是历史忽悠了人类,还是人类戏弄了历史, 祖辈们用鲜血铸造长城保家卫国,父辈们破坏长城以建造家园,现今的长城子孙却抛弃世代经营的家园,将精神和肉体放逐于颓废的城市。


在长城起伏的地方,不仅有古堡古台的废墟,还有闲置的希望小学、干涸的母亲水窖、废弃的健身器材,这些公益事业当年宣传时是何等的煽情、何等的感人,奉献爱心的人们哪里知道,那涓涓细流汇成的巨额捐款竟然成了面子工程、政绩工程、形式工程,捐资的浪费和长城的破坏同样令人触目惊心。痛心疾首的是:我们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,是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不善,还是社会体制运行不畅;是民族基因发生了病变,还是国民素养的整体滑坡。我们,该向谁问责!

每一次登临长城,都是一次痛苦的凭吊:每一次定格对焦,都是一次决绝的回望。望着天高云淡、苍茫辽远、台堡相连的边塞风光,总是想起屈原那首极具画面感的长诗《国殇》——

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

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

凌余阵兮躐余行,左骖殪兮右刃伤。

霾两轮兮絷四马,援玉枹兮击鸣鼓。

天时坠兮威灵怒,严杀尽兮弃原野。

长城就像一位伤痕累累、奄奄一息的英雄匍匐于塞外的山梁,他的脊梁已经轰然断裂、不再挺拔,他的灵魂已经渐行渐远、不复回头,徒留一副千疮百孔的残骸供后知后觉的人们怀古抚今、凭吊瞻仰。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,长城的坍塌,何尝不是一场民族的国殇啊。


我无法挽留长城远走的脚步,只能借屈原的《国殇》为他唱一首悲切的离歌——

出不入兮往不反,平原忽兮路超远。

带长剑兮挟秦弓,首身离兮心不惩。

诚既勇兮又以武,终刚强兮不可凌。

身既死兮神以灵,子魂魄兮为鬼雄!


本文作者:宝妞儿

偏关西南海子,长城下耕作的村民




柏杨岭上名为“九窑十八洞”的残存包砖空心敌楼




将军会堡



草垛山堡



柏杨岭长城



海子楼长城



滑石涧堡



长城边的田地



阳湾子长城



柏杨岭长城的残楼



问天下谁是英雄?



回复“大朝台”,阅读:只为途中与你相遇——五台山徒步大朝台攻略

回复“马圪当”,阅读:从太行八陉横穿天下之脊——马圪当红豆杉大峡谷攻略

回复“青龙古镇”,阅读:青龙古镇——晋商古道上的商旅重镇

回复“最美乡村”,阅读:山西乡村旅游哪里去?山西最美乡村巡礼

回复“太行”,阅读巍巍太行走八陉,纵览天下之脊的壮美与峻伟

回复“碗子城”,阅读雄踞太行第二陉:太行关碗子城

回复“滑石堡”,阅读繁华落尽滑石堡:一个明代城堡的现实生存

回复“桃花洞”,阅读汾阳三十里桃花洞,三十里春风向阳峡

回复“桃花沟”,阅读西山深处桃花沟:走进赵氏沟桃花源景区

回复“狼坡”,阅读走进西山狼坡狮子崖生态景区

回复“四达沟”,阅读走进西山四达沟生态景区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